氣壓 | 試驗氣壓允差 | 近似海拔高度(h) | ||
kPa | mbar | kPa | mbar | |
1 | 10 | ±0.1 | ±1 | 31200 |
2 | 20 | 26600 | ||
4 | 40 | ±5% | 22100 | |
8 | 80 | 17600 | ||
15 | 150 | 13600 | ||
25 | 250 | 10400 | ||
40 | 400 | ±2 | ±20 | 7200 |
55 | 550 | 4850 | ||
61.5 | 615 | 4000 | ||
70 | 700 | 3000 | ||
79.5 | 795 | 2000 | ||
84 | 84 | / |
溫度(℃) | 氣壓 | 持續時間(h) | |
kPa | mbar | ||
155 | 4 | 40 | 2 |
85 | 4 | 40 | 2 |
155 | 15 | 150 | 2 |
85 | 15 | 150 | 2 |
55 | 15 | 150 | 2 |
55 | 25 | 250 | 2 |
55 | 40 | 40 | 2 |
55 | 55 | 550 | 2;16 |
55 | 70 | 700 | 2;16 |
40 | 55 | 550 | 2 |
3.低氣壓-溫度-濕度綜合試驗
溫度-濕度-高度試驗條件及步驟如下:
a) 在實驗室正常大氣條件下對受試樣品進行初始檢測;
b) 受試樣品斷電,將其放入試驗箱內,盡可能模擬其實際安裝使用狀態;
c) 變化到冷/干——受試樣品不工作,在40min內調節試驗箱的溫度從室溫降至-55℃;
d) 冷/干 浸泡——受試樣品不工作,使受試樣品在溫度為-55℃的條件下保持4h;
e) 冷/干 溫升——以最低工作電壓18VDC給受試樣品通電使其工作,然后在10min內將試驗箱內溫度升至-40℃;
f) 冷/干 性能檢查——完成步驟e)后立即觀察測試軟件界面是否有故障出現;
g) 變化到冷/干 高度——保持受試樣品工作狀態,在10min內將試驗箱的壓力由實驗室壓力降低到41.06kPa(對應高度為7000m);
h) 冷/干 高度——保持試驗箱內溫度-40℃和壓力41.06kPa的條件30min;
i) 變化到溫/濕——在1h內將試驗箱內的溫度升高到32℃,壓力升至實驗室壓力,從不控制濕度變為相對濕度到95%;j) 溫/濕 保持——保持試驗箱內溫度32℃、實驗室氣壓和相對濕度95%的條件30min;
k) 變化到熱/干——將電源電壓調整為30VDC,在1h內將試驗箱內溫度升高到最高工作溫度70℃,相對濕度降低到25%;
l) 熱/干 浸泡——保持試驗箱內溫度70℃和相對濕度25%的條件2h;
m) 熱/干 性能檢查——完成步驟l)后立即觀察測試軟件界面是否有故障出現;
n) 變化到熱/干 高度——在10min將試驗箱內的壓力由實驗室壓力降低到41.06kPa;
o) 熱/干 高度——保持試驗箱內溫度70℃、壓力41.06kPa和相對濕度25%的條件4h;
p) 熱/干高度 性能檢查——完成步驟o)后立即觀察測試軟件界面是否有故障出現;
q) 變化到實驗室環境條件——在30min內將試驗箱溫度從70℃、壓力從41.06kPa,恢復到實驗室正常大氣條件,不控制濕度,變化結束后,受試樣品停止工作;
r) 步驟c)~步驟q)為一個完整的循環,試驗共進行10個循環;
s) 10個循環試驗結束后,使受試樣品在實驗室正常大氣條件下恢復至穩定狀態后對其進行最終檢測。
圖1 低氣壓-溫度綜合試驗箱外觀 圖2 低氣壓-溫度-濕度綜合試驗箱外觀